肩膀痛到睡不著?4大常見原因一次搞懂
1. 旋轉肌袖損傷:肩膀的隱形殺手
什麼是旋轉肌袖?
肩膀能360度靈活轉動的關鍵,就藏在「旋轉肌袖」這組肌肉群!由肩胛下肌、棘上肌、棘下肌、小圓肌四條肌肉組成,像包住關節的袖子一樣,負責固定肩關節並帶動手臂動作。
受傷會怎樣?
- 初期症狀:抬手時隱隱作痛,特別是舉到耳朵高度時
- 嚴重狀況:手臂完全抬不起來,連穿衣服都困難
- 疼痛特徵:晚上睡覺壓到患側會痛醒
高危險群注意!
- 家庭主婦:每天反覆晾衣服、擦高處櫃子
- 健身愛好者:過度訓練肩推、舉重動作
- 上班族:長期用錯誤姿勢打電腦
- 銀髮族:肌肉隨年齡自然退化
🛑 保養秘訣:避免「突然爆肝式」使用肩膀!像是每年大掃除一次做整天、突然抱孫子玩舉高高,這些超出平常負荷的動作最容易受傷。
2. 夾擠症候群:低頭族的現代病
為什麼會被「夾到」?
當我們長時間低頭滑手機、打麻將維持固定姿勢,肩胛骨上方的肩峰會和下面的肱骨頭越靠越近,把中間的棘上肌肌腱和滑囊擠到發炎!
跟五十肩差在哪?
特徵 | 五十肩 | 夾擠症候群 |
---|---|---|
痛感位置 | 整個肩膀深層痛 | 前側或外側刺痛 |
活動限制 | 所有方向都卡住 | 特定角度會劇痛 |
夜間疼痛 | 持續性鈍痛 | 翻身瞬間刺痛 |
💡 醫師提醒:放任夾擠不管,可能演變成真正的五十肩!當你因為疼痛不敢活動,關節囊就會像放久的膠水一樣黏住,到時候治療更麻煩。
3. 鈣化性肌腱炎:肩膀裡的隱形炸彈
什麼是鈣化?
簡單說就是肌腱裡長出「小石頭」,最常出現在棘上肌的位置。這些鈣化結晶平時可能沒感覺,但當你:
- 突然用力抬重物
- 反覆做過肩動作
- 五十肩導致姿勢代償
就會像刀割一樣劇痛!根據統計,約3%的人有鈣化問題,但其中半數根本不知道自己肩膀裡藏著小石頭。
治療關鍵期
- 急性發作期:體外震波碎石+消炎止痛
- 慢性期:關節囊擴張術改善沾黏
- 日常保養:定期做肩胛骨穩定訓練
4. 五十肩(冰凍肩):最容易被誤會的肩痛
真正五十肩有這些特徵
- 病程分三期:疼痛期→冰凍期→解凍期(整個過程約1-3年)
- 特殊痛點:患側睡覺時找不到舒服姿勢
- 活動限制:連別人幫你抬手都抬不高
最新治療趨勢
- 關節囊擴張術:像幫氣球打氣一樣撐開沾黏
- 動態鬆動術:醫師帶著你「痛到哪鬆到哪」
- 智慧型復健:用APP記錄每日活動角度
醫師的日常保養建議
- 手機使用:每30分鐘做「招財貓式」肩外旋運動
- 辦公姿勢:手肘要有支撐,避免懸空打鍵盤
- 家事技巧:擦高處改用長柄工具,減少抬頭次數
- 運動禁忌:肩膀痛時千萬別做「過頭舉」動作
如果發現肩膀痛超過兩週沒改善,特別是出現「夜間痛醒」「自己洗不到背後」「扣內衣困難」這些警訊,建議盡快找專業醫師做超音波檢查和動作評估,早期治療才能避免惡化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