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受傷千萬別做「這件事」!醫師曝多數人都犯的錯誤
最近診間遇到年輕上班族小林,打籃球後膝蓋痛了兩個月才來就診。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髕骨肌腱增厚0.8公分,明顯是長期發炎反應。最讓我驚訝的是,他居然每天在家做「疼痛測試」…
錯誤觀念:痛=測試基準
真實案例對話
患者:「醫師,我現在走路都不太痛了,但這樣全蹲(示範標準亞洲蹲)還是會刺痛」
醫師:「你平常工作需要這樣蹲嗎?」
患者:「沒有啊!但我想確認膝蓋到底好了沒」
醫師:「這就像傷口結痂硬要撕開檢查,反而延長復原時間!」
圖解傷害處理3階段
急性期(受傷72小時內)
🛑 絕對要遵守PEACE原則:
- P保護:用護膝或彈性繃帶固定
- E抬高:坐著時把腳墊高過心臟
- A避免消炎藥:最新研究指出適度發炎有助修復
- C加壓:用彈性繃帶適度包紮
- E衛教:了解正確復健流程
💡 常見迷思:冰敷效果已被國際研究質疑,過度冰敷可能減緩修復速度
恢復期(2-6週)
🏥 治療重點:
- 針灸搭配遠紅外線照射
- 服用活血化瘀中藥粉
- 每周2次徒手治療放鬆股四頭肌
- 開始無痛範圍內的直抬腿訓練
⚠️ 禁忌動作:
- 跪姿擦地板
- 盤腿坐超過10分鐘
- 突然快速起身
強化期(6週後)
💪 復健運動菜單: | 動作名稱 | 組數 | 頻率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靠牆靜蹲 | 15秒×3組 | 每日 | 膝蓋不超過腳尖 | |
彈力帶側走 | 10步×3組 | 隔日 | 保持微蹲姿勢 | |
階梯訓練 | 10分鐘 | 每周2次 | 手扶欄杆確保安全 |
4大居家保養秘訣
-
泡腳神器:
準備40°C溫水加生薑片,每天泡15分鐘促進循環 -
枕頭妙用:
睡覺時在膝窩墊小枕頭,保持微彎姿勢減壓 -
辦公室小運動:
- 每小時做10次腳踝幫浦運動
- 接電話時單腳站立訓練平衡
-
飲食補充:
- 多吃鳳梨(含鳳梨酵素)
- 喝黑豆杜仲茶(補腎強筋)
醫師真心話:別跟自己的身體過不去!
很多患者像小林一樣,治療後覺得「好像不痛了」就開始挑戰極限動作。要特別注意:
- 肌腱修復需要3-6個月才能完全重塑
- 疼痛閾值降低≠組織完全修復
- 刻意按壓患處會刺激痛覺受器形成惡性循環
下次想測試膝蓋狀況時,不妨改做這些安全檢測:
✅ 連續走樓梯20階不氣喘
✅ 單腳站立穿襪子不搖晃
✅ 從椅子上起身不用手撐
記得復原需要時間與耐心,與其每天焦慮測試,不如乖乖按照醫囑做復健,不知不覺就會發現「原來已經好了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