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癌期間怎麼吃?腫瘤科醫師的實戰飲食指南
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,飲食絕對是影響體力恢復的關鍵!首爾大學韓萬青教授根據16年臨床經驗,整理出以下四大黃金守則:
✖️ 迷思破解:別再迷信抗癌食物排行榜
「沒有單一食物能抗癌或致癌!」 韓教授強調,臨床上常見患者狂喝綠豆湯、生機飲食,反而導致營養失衡。真正該做的是:
- 每天攝取6色食物(紅黃綠白黑紫)
- 蛋白質要占總熱量20%以上
- 油脂選擇優質來源(如堅果、深海魚)
- 主食至少1/3選未精緻穀物
曾有位乳癌患者堅持只吃有機蔬菜,結果化療中途因貧血中斷治療。後來調整飲食加入牛肉與雞蛋,體力明顯改善。
🍴 食慾救星:把討厭食物變美味的神技巧
治療後味覺改變是普遍現象,韓教授建議:
- 金屬味困擾:改用陶瓷餐具,料理加檸檬汁
- 口乾舌燥:自製水果冰塊含著吃
- 噁心反胃:隨身攜帶薄荷糖或薑片
- 吞嚥困難:將食物打成濃湯狀(可加起司增加熱量)
家屬可嘗試「迷你餐盤法」,把食物分成10小份放在精緻容器,利用視覺刺激食慾。有位大腸癌患者透過擺盤遊戲,食量從每餐半碗提升到1碗半。
🕒 彈性進食:找到你的專屬飲食節奏
打破「三餐定時定量」的框架!韓教授團隊研究發現:
- 67%患者適合少量多餐(6-8次/天)
- 22%患者夜間食慾較好
- 11%患者需要流質營養補充
建議準備「能量急救包」放在床頭,內容可包含:
- 高蛋白飲品(乳清蛋白+香蕉)
- 堅果能量棒
- 起司片
- 去皮雞腿肉(冷藏保存)
⚠️ 補品陷阱:這些地雷千萬別踩!
韓教授特別警告:
- 生食風險:生魚片可能含李斯特菌
- 中藥禁忌:當歸可能影響荷爾蒙治療
- 保健食品:高劑量維生素會干擾化療
- 發酵食品:豆瓣醬易引發口腔潰瘍
選擇補品時把握「3查原則」:
- 查成分(避免不明中草藥)
- 查來源(有檢驗報告)
- 查時效(開封後保存期限)
醫師小提醒:治療期間體重下降超過5%就會影響預後!每週至少量2次體重,如果連續3天吃不下平常量的2/3,要立即聯繫營養師調整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