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科醫師親授!藥膏乳液順序對了才有效
最近門診超多人在問:「醫師啊~我這皮膚到底要先抹藥還是先擦乳液?」、「兩種一起擦會不會抵消效果?」這些問題真的超重要!用錯順序不只浪費錢,還可能讓症狀更嚴重。今天就來幫大家畫重點,不同膚況有不同擦法喔!
▍4種保養組合全解析
組合1:先乳液→後藥膏(最常用!)
適合: 異位性皮膚炎、全身乾到脫皮、冬季癢疹
步驟:
- 洗澡後用毛巾「輕拍」到微濕狀態(不要完全擦乾)
- 3分鐘內馬上塗乳液,從脖子到腳踝「整片塗好塗滿」
- 等5分鐘吸收後,在紅腫發炎處「薄擦」藥膏
為什麼有效?
皮膚科王醫師說:「就像先幫土地澆水再施肥,乳液能軟化角質層,後續藥膏更好吸收!」特別提醒長輩們,很多阿公阿嬤以為一直擦藥就會好,其實根本是皮膚太乾啦!
組合2:先藥膏→後乳液(局部加強)
適合: 頑固型痘痘、A酸/杜鵑花酸治療期
步驟:
- 清潔後用化妝水輕拍全臉
- 在痘痘區域「點塗」藥膏(不要整片抹!)
- 等待10分鐘完全吸收
- 全臉擦清爽型乳液避開痘痘處
注意! 曾有患者把藥膏混在乳液裡整臉擦,結果脖子敏感肌大過敏!刺激性藥品一定要「局部使用」才安全。
組合3:混和稀釋法(新手必學)
適合: 第一次用A酸、類固醇減量需求
比例調配:
- 輕度敏感:藥膏1:乳液2
- 中度脫皮:藥膏1:乳液3
- 兒童使用:藥膏1:乳液4
調配技巧:
用乾淨棉花棒挖出藥膏,在掌心跟乳液充分混和。王醫師特別提醒:「千萬不要直接擠在乳液罐裡,會汙染整罐!」
組合4:只擦藥不保濕(特殊狀況)
適合: 急性過敏期、傷口流組織液、保養品過敏
處理原則:
- 停用所有保養品
- 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濕敷3次
- 薄擦醫師開立的藥膏
- 結痂脫皮後再開始保濕
▍常見QA總整理
Q1:擦完藥要等多久才能擦乳液?
醫師說: 其實不用刻意等!除非擦的是凡士林這種封閉性產品,一般乳液1分鐘內就會吸收,直接疊擦OK。
Q2:藥膏越擦越沒效怎麼辦?
可能是皮膚產生耐受性!建議:
- 每週停用1天
- 搭配不同成分藥膏交替使用
- 加強保濕提升皮膚自癒力
Q3:長輩抗拒擦乳液怎麼勸?
試試這招:拿鏡子照皮膚乾裂處,解釋「藥膏就像滅火器,乳液才是修補牆壁的水泥」,通常這樣比喻阿公阿嬤就懂了!
▍酒糟肌特別護理法
最近很多酒糟患者問「舒立達藥膏怎麼用」,醫師建議:
- 爆發期→藥膏混乳液1:1
- 穩定期→先擦藥再薄塗乳液
- 脫皮期→乳液→藥膏→凡士林三層防護
最後提醒大家!最近寒流來襲,記得:
☑️洗澡水溫控制在38度以下
☑️選擇無香精乳液
☑️每周至少做2次「油敷法」保養
才能從根本改善皮膚問題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