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吐背後藏體質警訊!中醫師教你從根本調理
懷孕前三個月有八成準媽媽會遇到「害喜」困擾,那種隨時反胃的感覺真的超折磨!多數人以為忍過三個月就好,但其實「吐太兇」可能是腎氣不足、脾胃虛弱的警訊!
孕吐分三種體質類型
中醫把嚴重孕吐稱為「妊娠惡阻」,主要分這幾種狀況:
- 肝胃不和型:最常見!特徵是吐黃水、嘴巴苦,常伴隨頭暈胸悶
- 脾胃虛弱型:吃什麼吐什麼,臉色蒼白沒元氣
- 痰濕阻滯型:舌苔厚白,吐大量口水痰涎
6大黃金穴位急救指南
每天按這些部位3-5分鐘,隨時舒緩噁心感:
- 內關穴:手腕橫紋下三指寬,兩筋之間
👉用拇指垂直按壓,適合飯前預防性按壓 - 足三里:膝蓋外側凹陷下四指寬
👉用指節上下推刮,強化脾胃功能 - 公孫穴:腳內側大拇趾骨凸起處
👉順時針畫圈按摩,改善脹氣問題 - 脾俞穴:背部第11胸椎下旁開兩指
👉請家人用暖暖包溫敷效果更好 - 中脘穴:肚臍與胸骨下端連線中點
👉用掌心輕柔打圈按摩 - 攢竹穴:眉頭內側凹陷處
👉用指腹往上推按,緩解頭暈不適
飲食調養3階段策略
急性嘔吐期
- 晨起先吃蘇打餅乾吸收胃酸
- 喝生薑蜂蜜水(生薑3片+溫水300cc)
- 自製紫蘇梅汁:紫蘇葉5片+話梅2顆+熱水泡開
緩解調理期
- 四神湯去薏仁版:山藥+蓮子+芡實+茯苓各15g
- 小米南瓜粥加少量陳皮
- 多吃烤吐司、蒸地瓜等溫和食材
體質強化期
- 黃耆枸杞茶:黃耆5片+枸杞10顆+紅棗2顆
- 芝麻核桃糊補充腎氣
- 每週2次清蒸鱸魚補充優質蛋白
生活照護關鍵細節
- 枕頭墊高15公分睡覺,避免胃酸逆流
- 隨身攜帶檸檬精油聞香緩解
- 刷牙改用兒童牙刷減少刺激
- 飯後半小時內不要平躺
- 穿寬鬆衣物避免壓迫腹部
這些情況要立刻就醫!
- 連續8小時無法進食
- 小便量明顯減少
- 吐出咖啡色液體
- 體重一周下降2公斤
- 出現脫水症狀(嘴唇乾裂、皮膚彈性差)
準媽媽們記得,孕吐調理需要「少量多次」原則,從飲食、穴位到生活習慣全面調整。如果試了這些方法還是沒改善,建議找專業中醫師把脈調理,千萬別硬撐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