喉嚨卡骨刺真實案例!吃胃藥半年竟無效
最近耳鼻喉科門診出現特殊案例,50歲張先生右側喉嚨刺痛長達8個月,跑遍各大診所都被當成胃酸逆流治療。每天吞胃藥、改吃益生菌都沒用,直到用內視鏡深入檢查才發現,原來是喉嚨深處長了「會刺人的骨頭」!
這種正式名稱叫「莖突過長症候群」的毛病,因為X光片看起來像老鷹尖嘴,又被醫師們戲稱「老鷹症候群」。究竟這個藏在喉嚨裡的骨刺是怎麼回事?
喉嚨裡的隱形殺手:認識莖突結構
我們的頭骨下方有兩根細長骨頭叫「莖突」,正常長度約2-3公分,就像支架般撐著喉嚨肌肉。但有些人天生莖突特別長(超過3公分),或是隨著年紀增長骨頭變形,就會變成喉嚨裡的「隱形兇器」!
莖突過長3大特徵:
- 刺痛感會轉移:吞口水時從耳朵痛到鎖骨
- 異物卡卡感:像有魚刺卡在扁桃腺後面
- 按壓會誘發疼痛:壓耳垂下方會痠痛加劇
跟一般喉嚨炎哪裡不同?3部位疼痛分辨法
臺北榮總耳鼻喉部醫師李明翰提醒,老鷹症候群的痛法很特別:
- 上段疼痛(扁桃腺區域):吞嚥時有撕裂感,常伴隨耳朵深處抽痛
- 中段疼痛:轉頭時會突然劇痛,吃止痛藥效果差
- 下段疼痛:容易誤認是甲狀腺問題,按壓頸側有明顯痛點
相較於感冒喉嚨痛會伴隨咳嗽、流鼻水,這種骨刺痛法有「三不特徵」:
- 不會發燒
- 沒有痰液
- 喝水更痛
治療方式大解析!從復健到手術怎麼選
保守治療:
- 局部注射治療:在莖突周圍打類固醇
- 復健牽引:每天做頸部伸展運動
- 震波治療:最新自費療程,每次約2000元
手術治療:
當骨刺長度超過4公分,建議採用「口內微創手術」,從嘴巴進入截短骨頭。手術時間約1.5小時,需住院3天觀察,成功率達85%以上。
5招自我檢測法
- 張嘴對鏡子看:能否看到喉嚨兩側有白色突起物?
- 吞口水測試:痛感是否從耳朵延伸到肩膀?
- 按壓檢查:用手指壓耳垂下方3公分處是否劇痛?
- 轉頭測試:向左/右轉頭是否誘發刺痛?
- 吃酸測試:喝檸檬汁是否反而減輕疼痛?(胃酸逆流會加重)
若符合3項以上,建議盡快安排顱底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。醫師最後提醒,長期喉嚨痛千萬別自己當醫生亂吃成藥,找出真正病因才能對症下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