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保調漲存股族必看!3招守住你的股利紅包
最近Line群組最熱門話題就是「領股利要被多扣錢了!」,原來是衛福部拍板定案,從今年開始健保補充費率從1.91%漲到2.11%,而且門檻還是維持2萬元。這代表什麼呢?假設你今年領到100萬股利,光補充保費就要多繳2,000元,難怪存股族都哀嚎根本是「被政府多扒一層皮」!
▍算給你看!新制到底差多少?
用實際案例比較最清楚:
- 案例1:年領30萬股利
- 舊制費用:30萬 x 1.91% = 5,730元
- 新制費用:30萬 x 2.11% = 6,330元
- 一年多繳600元,等於少吃兩次火鍋
- 案例2:年領50萬股利
- 舊制費用:50萬 x 1.91% = 9,550元
- 新制費用:50萬 x 2.11% = 10,550元
- 一年多繳1,000元,可以買雙名牌球鞋了
▍破解3大招!達人親授抗漲密技
① 配息頻率比金額更重要
理財Youtuber「小資女艾蜜莉」在直播中透露:
「我現在專挑季配息型ETF,像00878每季發不到2萬,整年領8次都不用繳補充費!」
實際試算給你看:
- 00878季配息約0.3元
- 持有65張 x 0.3元 = 19,500元/季
- 完美閃過2萬門檻,全年可省下1,716元
② EPS成長股才是王道
股市老手「股市鴿」在粉專分析:
「與其計較被扣的2%,不如找每年股利增加5%的股票,像這幾檔隱形冠軍…」
他特別推薦3種類型:
- 民生必需股:統一超(2912)連續23年配息
- 數位轉型股:精誠(6214)EPS五年翻倍
- 綠能政策股:中鼎(9933)接單量創新高
③ 海外布局雙重省
財經作家「怪老子」在新書提到:
「透過複委託買美債ETF,配息算海外所得,只要全年未達670萬都不用計入!」
熱門標的包括:
- 美國公債ETF:TLT、IEF
- 投資級公司債:LQD
- 新興市場債:EMB
▍實戰教學!這樣調整持股組合
步驟一:健保費試算工具 到國稅局網站輸入持股明細,自動計算要繳多少補充費
步驟二:拆單操作技巧 把大額股利拆成多筆2萬以下:
- 不同發放日期的ETF混搭
- 搭配母子基金自動轉換
步驟三:年度稅務規劃
- 1-3月領息:併入隔年報稅
- 4-12月領息:當年申報
- 搭配醫療險扣除額更划算
▍網友實測案例分享
PTT股版最近有個熱門貼文: 「把200張0056換成00878+00713,補充費從42,200降到0元,每年多賺一趟日本機票!」
不過要特別注意: ⚠️ 頻繁換股可能產生手續費 ⚠️ 海外所得要申報基本稅額 ⚠️ 配息穩定度比次數更重要
最後提醒大家,與其煩惱被多扣2%,不如專注在「提高整體投資報酬率」,畢竟如果年化報酬能從5%提升到7%,多賺的2%就完全抵銷補充費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