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手腕壓一壓膝蓋就不痛?台灣醫師親授「大腦減壓走路法」關節僵硬真的有解

👉手腕暗藏「關節開關」?骨科醫師解密神奇連結

最近在LINE群組瘋傳的「壓手腕走路法」,其實是從日本引進的「脳内リセット歩行」改良而來。台灣物理治療師王俊傑透露,這個方法在臨床實驗中發現,對於50歲以上族群的膝蓋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。

🔍為什麼壓手腕能救膝蓋?3個關鍵機制

  1. 神經反射連動原理
    手腕皮膚下的正中神經直接連結大腦運動區,用力按壓時會觸發「全身放鬆」的連鎖反應,就像電腦重開機一樣清除錯誤指令。

  2. 筋膜張力調節
    從手腕到肩膀、脊椎再到髖關節的前深線筋膜,按壓特定點能釋放整條筋膜鏈的緊繃,特別適合長期坐辦公室的上班族。

  3. 疼痛閾值重置
    大腦會優先處理「新的刺激訊號」,按壓產生的微痛感能轉移對膝蓋疼痛的注意力,類似「以痛制痛」的概念。

✋超詳細圖解教學(文字版)

🚶♀️正確姿勢分解動作

  1. 找準壓點
    把要按壓的手掌向上翻,用另一手拇指用力抵住腕橫紋下三指寬處(約在太淵穴與大陵穴中間),會有明顯酸脹感。

  2. 特殊步行法

    • 邊按壓邊把同側膝蓋抬高到肚臍位置
    • 腳尖要像踢毽子一樣向上勾15度
    • 落地時要從腳跟→腳掌→腳尖完整滾動
  3. 呼吸配合

    • 抬腳時用鼻子深吸氣3秒
    • 踏步時用嘴巴吐氣5秒
    • 每天飯後走108步效果最佳(約1分鐘)

⚠️注意事項|

  • 初期練習可能會聽到髖關節喀喀聲屬正常現象
  • 建議穿平底布鞋在瑜伽墊上練習
  • 如果手腕有傷可改用彈力繃帶加壓

👵真人實測案例

高雄70歲陳阿姨雙膝換過人工關節,原本連起身都要人扶。每天看八點檔時邊按手腕邊抬腿,2週後居然能自己走到巷口超商。她笑說:「現在抬腿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踢太高,不然會撞到茶几啦!」

🧠專家加碼提醒

  • 最佳時機:早上起床後/睡前1小時
  • 加強版:按壓時同時咬住筷子微笑能活化更多肌肉群
  • 禁忌人群: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/手腕骨折未癒者

📌日常保養小撇步

  1. 看電視時用網球按摩大腿外側(膽經位置)
  2. 泡澡時加粗鹽+薑片促進血液循環
  3. 穿襪子前先做腳趾猜拳遊戲(交替出剪刀石頭布)

醫師最後提醒,這個方法要持續做3個月才能根本改善,很多患者做一週就放棄實在可惜。下次膝蓋卡卡時別急著吞止痛藥,先試試這個「零成本自療法」吧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