🌟【完整圖解】五十肩自我檢測3大招
🔍 為什麼不痛了手還是舉不高?
很多叔叔阿姨都以為「五十肩不痛就是好了」,但其實關節囊可能還像被強力膠黏住一樣!根據臨床統計,超過6成患者在疼痛消失後仍有關節活動受限問題,這就是典型的「假性康復」狀態。
👐 超簡單3動作立即檢測
🧱 動作1:牆面畫圈測試(進階版)
- 找面乾淨白牆,脫鞋站離牆面30公分
-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,屁股緊貼牆面(這超重要!)
- 雙手平舉貼牆,像時鐘指針慢慢畫大圓
- 重點觀察:
- ✅ 順利舉過耳朵:角度正常
- ❌ 卡在90度:小心前側沾黏
- ❌ 手臂外翻:可能有旋轉肌損傷
🪑 動作2:椅子摸背挑戰
- 坐穩無輪椅子,雙腳平放地面
- 患側手從後腰慢慢往上摸
- 健康標準:
- 👩 女性應摸到肩胛骨下緣
- 👨 男性要能觸及第七胸椎
- 若連褲頭都摸不到,表示後側關節囊已嚴重沾黏
🚪 動作3:門框伸展實驗
- 站在門框旁,患側手扶門框
- 身體慢慢向前傾斜,感受肩膀拉伸
- 正常應能讓手臂與身體呈170度以上
- 若在120度就卡住,快掛復健科門診!
❗ 五十肩3大治療關鍵期
🕒 急性發炎期(1-3個月)
- 特徵:夜間痛到睡不著、穿脫衣困難
- 治療:關節囊擴張術搭配低能量雷射
- 禁忌:絕對不能強行拉筋!
🕑 沾黏凍結期(3-9個月)
- 特徵:疼痛減輕但活動度變差
- 黃金治療:超音波導引水介擴張術
- 每日必做:鐘擺運動+熱敷
🕙 恢復期(9個月後)
- 重點:重建肌力預防復發
- 訓練:彈力帶肩部訓練+爬牆運動
- 營養:加強攝取維生素C和蛋白質
💡 日常保養5要訣
- 洗澡時用38-40度熱水沖肩頸5分鐘
- 看電視時做「手指爬牆」運動(每次10分鐘)
- 睡覺用L型枕頭支撐患側手臂
- 避免提重物、撈魚動作等危險姿勢
- 每週2次肩部筋膜放鬆(可用按摩球DIY)
🚨 迷思破解:為什麼不能等自癒?
- 肌肉萎縮:長期不動會讓三角肌縮小20%
- 筋膜沾黏:就像書本頁面黏住,越久越難撕開
- 代償傷害:可能引發頸椎病、網球肘等二次傷害
復健科醫師提醒:「五十肩就像火災,早期滅火才不會燒整片!」建議發現活動受限時,2週內就要就醫檢查,才能避免變成「永久性凍結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