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秋冬季進補小心火氣大!生理期亂補恐血崩?中醫師教你按壓穴道退火

🍲 天氣轉涼就想補?小心補過頭全身冒火氣!

最近早晚溫差變大,路上薑母鴨、羊肉爐的香味又飄出來啦~不過中醫師提醒,很多人一入秋就狂吃補品,結果反而補到牙齦腫痛、嘴巴破洞,甚至冒出滿臉痘痘!

🔥 為什麼補品會變「上火元凶」?

現代人營養充足,其實根本不需要大補特補!像麻油雞裡的老薑和米酒、羊肉爐的當歸和川芎,這些都是「熱性食材」,體質偏燥熱的人吃多就像「火上加油」!

補過頭3大警訊:

  1. 嘴巴反應:口乾舌燥/舌頭長瘡/喉嚨痛
  2. 皮膚抗議:冒痘痘/臉部潮紅/頭皮出油
  3. 身體症狀:便秘/失眠/眼睛充血

👣 緊急退火神器:腳背「滅火開關」

臨時找不到綠豆湯?中醫師傳授「腳背滅火法」:

  1. 脫掉鞋子找到第二、三腳趾縫交界凹陷處
  2. 用拇指關節垂直按壓,會有明顯痠痛感
  3. 左右腳各按1分鐘,每天3次 這個「內庭穴」專剋胃火,對吃補品造成的牙痛、口臭特別有效!

🩸 生理期絕對不能補的3大理由

  1. 經血爆量:溫補食材會讓子宮過度收縮,可能從正常5天經期變成10天血流不止
  2. 經痛加劇:熱性食材會讓骨盆腔充血更嚴重
  3. 長子宮肌瘤:長期在經期進補可能刺激肌瘤生長

經期推薦吃這些:

✅ 平性食材:地瓜葉/高麗菜/蘋果/葡萄 ✅ 溫和補血:紅豆湯(不加桂圓)/黑糖水 ✅ 必備營養:深綠色蔬菜/堅果/鮭魚

🧐 8種體質進補指南(超詳細對照表)

體質類型 特徵表現 適合食材 禁忌食物
氣虛型 講話虛弱/爬樓梯喘 黃耆枸杞茶/雞肉粥 生冷瓜果/冰飲
血虛型 手腳冰冷/指甲蒼白 櫻桃/菠菜豬肝湯 咖啡/濃茶
痰濕型 舌苔厚/大便黏馬桶 四神湯/冬瓜薑絲湯 糯米/油炸物
實熱型 怕熱/易流鼻血 蘆筍/白蘿蔔排骨湯 麻辣鍋/人參

❗ 進補前必做3件事

  1. 觀察舌苔:舌頭泛白可溫補,舌頭紅黃要忌口
  2. 檢測體質:中醫診所常有免費體質檢測儀
  3. 漸進式進補:從「平補」四神湯開始,適應後再吃麻油雞

中醫師特別提醒,最近門診多了很多「補到送急診」的案例,特別是更年期婦女和熬夜族更容易補過頭。記得「少吃多餐」原則,每週進補不超過2次,才能暖身不傷身喔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