🌸子宮內膜異位症全解析:從成因到調理一次看懂
🩸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?
子宮內膜異位就是「經血迷路」啦!原本應該乖乖脫落的子宮內膜細胞,竟然跑到卵巢、輸卵管甚至腹腔落地生根。這些迷路的細胞每月跟著生理期出血,形成巧克力囊腫或子宮肌腺症,簡直像在體內埋了無數顆小炸彈💣
❄️寒氣+瘀血=致病關鍵
愛群中醫陳曉萱院長強調,「寒瘀體質」是最大元兇!門診常見這類女生:
- 經期喝冰飲像喝開水
- 超愛吃生菜沙拉當晚餐
- 整天待在冷氣房不流汗
- 手腳冰冷還覺得是正常
這些習慣會讓子宮變成「冰庫」🧊,經血凝結成塊排不乾淨,日積月累就變成異位病灶。中醫稱為「癥瘕」的這些腫塊,最愛找這3種人:
- 經期洗頭不吹乾的「濕氣妹」
- 熬夜追劇的「肝火女」
- 壓力大到爆的「鬱卒姊」
💥症狀比你想得更嚴重!
子宮內膜異位可不只是經痛而已: | 症狀類型 | 具體表現 |
---|---|---|
經期警報 | 經痛逐年加劇、血塊多如葡萄🍇、經血暗黑像醬油 | |
日常困擾 | 性交疼痛、排便刺痛、腰酸到像被車撞 | |
生育危機 | 卵子品質下降、輸卵管沾黏、著床困難 |
⚠️注意!有3成患者會「無痛成長」,等到不孕檢查才發現。建議有家族史或經期紊亂者,每年做陰道超音波檢查🔍
🍵中醫調理3大招
1. 化瘀藥材聰明搭
- 軟堅散結組:牡蠣殼+夏枯草煮茶,早餐後喝溫熱的
- 疏肝化瘀組:玫瑰花+丹參+山楂,經期前1週開始喝
- 禁忌提醒:桃仁、紅花等強效化瘀藥需醫師指導,亂吃可能血崩!
2. 飲食紅綠燈
✅ 必吃清單
- 抗發炎食物:鮭魚、薑黃、紫蘇油
- 暖宮聖品:黑糖薑茶、桂圓紅棗湯
- 血液清道夫:黑木耳、紅鳳菜、甜菜根
❌ 地雷食物
- 寒性水果:西瓜、火龍果、椰子汁(經期絕對禁止!)
- 隱形冰品:優格、生魚片、涼拌菜
- 促發炎食物:炸雞排、奶精奶茶、精緻麵包
3. 生活習慣改造
- 穿衣哲學:露肚裝OUT!隨時用圍巾護住腰腹
- 運動指南:每天快走30分鐘,經期改做「暖宮瑜伽」
- 環境防護:
- 洗沐用品選無香精款
- 保鮮膜改用玻璃盒
- 少摸熱感應式發票(含雙酚A)
🌟特別加映:經期黃金保養法
經前3天喝「疏肝茶」:柴胡3錢+佛手柑2錢+陳皮1錢
經期中貼「暖宮貼」於關元穴,搭配熱敷下腹部
經後7天吃「養血粥」:當歸+枸杞+黑米熬煮,加點紅糖更暖身
📌專家小叮嚀
「子宮就像女人的第二個心臟❤️」陳曉萱院長提醒,治療期間要特別注意:
- 止痛藥每月吃超過3天要回診
- 突然經血暴增可能是囊腫破裂
- 搭配針灸治療效果加乘
最後送給所有女生的小秘訣:每天睡前用手掌以肚臍為中心,順時鐘按摩腹部81圈,幫助子宮排寒又化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