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碩士高材生甘願做長照?他用專業打破社會偏見,證明這不是做功德

▍從阿嬤病榻到碩士論文:一個長照青年的養成路

「那天下課衝到加護病房,看到阿嬤身上插滿管子,儀器嗶嗶叫個不停…」蔡宗棋握著咖啡杯的手微微發抖,彷彿又回到18歲那個手足無措的少年。當年阿嬤中風倒下,全家陷入照顧風暴,從此改變他的人生軌跡。

▍你以為的「看護工作」,其實需要這些硬實力

  • 輔具應用學問大:光是移位機就有7種操作模式,要根據長輩肌肉狀態調整
  • 傷口照護像偵探:從褥瘡顏色判斷感染程度,連翻身角度都要精算
  • 營養調配有公式:吞嚥困難長輩的餐食,得用增稠劑調到「蜂蜜狀」黏度

「第一次幫阿公洗澡超挫!水溫要維持38度正負1度,浴室要先預暖到26度…」宗棋笑著回憶菜鳥時期。這些細節學校不會教,都是跟著資深居服員蹲在浴室地板學來的。

▍月薪3萬2的碩士生?家人這樣看…

「我爸以前覺得讀到碩士還去幫人把屎把尿『毋成樣』,直到有次他跟我去案家…」原來宗棋老爸親眼看到兒子:

  1. 用專業手法緩解失智阿嬤的躁動
  2. 三句話讓拒食爺爺主動張嘴吃飯
  3. 10分鐘架好複雜的移位吊帶系統

「現在換我爸到處炫耀:『我兒子是長照工程師啦!』」宗棋模仿老爸的台灣國語,眼裡閃著驕傲。

▍那些案家教會我的事:每個老人都是活歷史

  • 幫94歲老榮民剪指甲,聽他講古寧頭戰役
  • 陪失語阿嬤看歌仔戲,發現她會跟著哼曲調
  • 整理抗癌阿公的藥盒,意外找到50年前情書

「有次幫阿嬤擦澡,她突然抓住我的手說:『少年耶,你比我孫仔還親…』」宗棋頓了頓:「那瞬間,我懂奶奶為什麼要撐到看我考上大學了。」

▍給想投入長照的年輕人:這行最賺的是…

「做這行要練就『五力全開』!」宗棋扳著手指數:

  1. 肌耐力:每天搬動相當於300公斤的人體
  2. 觀察力:從尿顏色判斷長輩水分攝取
  3. 溝通力:讓固執阿公願意戴尿布
  4. 心理素質:面對生命消逝的調適
  5. 學習力:每年進修新照護技術

「最賺的不是薪水,是阿公阿嬤把你當孫子疼。」他掏出手機,螢幕保護程式是20多位長輩的笑臉拼圖,「這些,都是我的寶貝家人。」

▍當社會還在吵「功德說」,他們正在創造價值

「上次同學會,有人問我:『做這個以後能升管理職嗎?』」宗棋眼神突然認真:「我反問他,你知道全台有400個長照C據點缺專業督導嗎?」

他正在籌備「青銀共創計畫」,要帶大學生幫長輩數位化生命故事:「與其抱怨不被尊重,不如用專業證明價值。我們不是做功德,是在做跨世代的事業!」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