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月子為什麼非吃雞不可?中醫解密補身原理
產後媽媽元氣大傷,傳統習俗要喝雞湯不是沒道理!中醫師指出,生產過程會消耗約200-300cc血液,加上哺乳需求,這時候「補腎氣、養肝血」特別重要。雞肉性溫入脾胃,能快速補充蛋白質,雞湯裡的精華更含有豐富胺基酸,是修復子宮、促進乳汁分泌的關鍵。
烏骨雞VS一般土雞 營養價值差在哪?
- 外觀差異:正宗烏骨雞從雞冠到腳趾全黑,連骨頭都是深灰色
- 營養成分:每100g烏骨雞的鐵質含量是土雞的2.3倍,鋅含量多1.8倍
- 適合體質:熬夜族、手腳冰冷、頭髮易斷白的虛寒體質特別有效
- 料理秘訣:搭配15g當歸+10顆紅棗+5片老薑,文火慢燉4小時
公雞母雞怎麼選?產後三階段進補法
產後0-7天:公雞湯排惡露
- 選擇2斤半左右的紅羽公雞
- 加米酒煮到酒精完全蒸發
- 加入通草促進子宮收縮
產後8-20天:烏骨雞養氣血
- 全黑烏骨雞去頭尾
- 搭配黑豆、杜仲、枸杞
- 每週喝2-3次改善腰痠
產後21-30天:母雞湯補元氣
- 選用放山飼養的玉米雞
- 加入山藥、蓮子健脾胃
- 適合母乳不足的媽媽
四大地雷雞種千萬別碰!
- 淘汰老母雞:養殖場退役雞,易殘留抗生素
- 速成白肉雞:35天催熟,激素影響荷爾蒙
- 鬥雞:肉質堅硬難消化,不利傷口復原
- 冷凍進口雞:長途運輸易孳生細菌,營養流失
超實用月子雞湯食譜
雙黑滋補湯(2人份)
材料:
- 烏骨雞腿2隻
- 黑棗8顆
- 黑木耳1碗
- 老薑5片
- 米酒50cc
作法:
- 雞腿汆燙後冰鎮增加彈性
- 黑木耳切塊,黑棗去核
- 所有材料放入陶鍋,加水淹過食材
- 大火煮滾轉小火慢燉3小時
- 最後加米酒悶10分鐘
⚠️注意事項:傷口未癒合者要去除米酒,改加紅棗增加甜味
產後飲食黃金原則
- 分階段進補:第一週清淡→第二週溫補→第三週大補
- 多元蛋白質:每天交替吃雞肉、魚肉、豬肝
- 蔬菜不可少:地瓜葉、紅鳳菜補鐵,川七葉助消炎
- 水果要溫熱:蘋果切片蒸軟,葡萄連皮燉湯
中醫師特別提醒,產後2週內絕對不能吃麻油雞!容易造成傷口發炎。建議改喝「四神湯底」的雞湯,用茯苓、芡實、蓮子、山藥打底,既能補身又不怕上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