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小孩發燒就要馬上吃藥?兒科醫師教你分辨危險徵兆與正確退燒法

🔥發燒真的會燒壞腦袋嗎?醫師破解常見誤解

很多長輩看到孫子發燒就急著要「壓體溫」,其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科主任洪子堯在《1分鐘救命關鍵!》書中特別強調:

❗️體溫**沒超過42度**基本上不會直接損傷腦部,真正危險的是**腦部感染**引起的併發症

那些所謂「燒壞腦袋」的案例,其實是腦膜炎等疾病沒及時治療造成的,跟單純體溫升高沒有直接關係!


🚨出現這些狀況要立刻送醫

洪醫師提醒家長要特別觀察退燒時的表現:

✅ 退燒後仍持續昏睡
✅ 對平常喜歡的玩具完全沒反應
✅ 超過8小時完全不想吃喝
✅ 發燒超過48小時未降

如果出現以上情況,很可能是細菌感染或出現併發症,要馬上帶去給醫師檢查!


🌡️發燒三階段護理全攻略

階段1|手腳冰冷期(10-30分鐘)

這時孩子會發抖喊冷,記得:

🔸用毛毯包住四肢末端
🔸餵溫熱的蜂蜜水或稀釋果汁
🔸穿上襪子幫助產熱

⚠️千萬別在這時擦澡降溫!會讓身體更拚命產熱反而升溫更快

階段2|全身發燙期(1-3小時)

體溫達到高峰時要這樣做:

🔸改穿寬鬆吸汗的棉質衣物
🔸室溫維持26-28度最舒適
🔸用32-34度溫水擦頸部/腋下
🔸藥師建議:「退燒藥間隔至少4小時」

💡洪醫師特別提醒:退燒藥不是必需品!如果孩子精神好,體溫39度以下可不吃藥

階段3|退燒出汗期

大量出汗時要注意:

🔹及時更換濕衣服預防著涼
🔹補充電解質飲料防脫水
🔹測量腋溫確認低於37度

這時孩子通常會喊餓,可準備好消化的粥品,但別強迫進食


🧠家長最常搞錯的5件事

  1. 誤以為體溫越高越嚴重 ➜ 其實反覆發燒比單次高燒更需注意
  2. 酒精擦澡降溫 ➜ 會刺激皮膚甚至引發酒精中毒
  3. 冰枕直接墊頭部 ➜ 可能造成局部凍傷,應用毛巾包覆
  4. 逼出汗就會退燒 ➜ 過度保暖反致體溫過高
  5. 退燒藥混著吃 ➜ 不同成分藥物需間隔至少1小時

洪醫師在書中強調,與其糾結體溫數字,不如多觀察孩子的:

⭐️ 眼神是否呆滯
⭐️ 哭聲是否微弱
⭐️ 皮膚是否出現紫斑

這些才是真正判斷病情嚴重度的關鍵指標!建議家中常備「電子體溫計+退熱貼」,遇到發燒時保持冷靜,按照階段正確護理最重要。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