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歲後女性必學!養肝腎防骨鬆全攻略
各位姊姊妹妹注意啦!過了35歲真的要開始顧筋骨,中醫師臨床發現骨質流失速度比想像更快,特別是生過小孩的媽媽們更要提早保養。今天就來教大家超實用的3大黃金穴位+獨門滋補湯品,把肝腎顧好自然骨頭勇健!
💡為什麼女生35歲後容易「骨質大流失」?
1. 生育消耗元氣
老一輩說「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」真的不是開玩笑!每次懷孕母體會把30g鈣質轉給寶寶,如果沒補回來,骨本就像被提款的存摺一樣越來越薄。
2. 雌激素保護力下降
女生體內的雌激素就像骨骼防護罩,35歲後卵巢功能開始走下坡,停經後流失速度更快,臨床統計停經前5年會流失20%骨質!
3. 現代生活雙重打擊
辦公室久坐、防曬過度缺維生素D、咖啡奶茶不離手…這些都讓骨質偷跑速度加快,很多人才40歲就出現「阿嬤級骨密度」!
👐中醫保骨本3大關鍵穴位
▍太溪穴:腎經充電站
- 位置:腳踝內側凸起骨頭與阿基里斯腱中間凹陷處
- 按摩技巧:用大拇指指腹垂直深壓10秒+順時鐘揉30圈,早晚各做3組
- 神奇功效:活化腎經氣血,促進骨骼再生能力,對腳跟痛、膝蓋無力特別有效
▍大杼穴:脊椎防護盾
- 找穴訣竅:低頭摸到頸後最凸的骨頭(第七頸椎),往下數一節再旁開兩指寬
- 溫灸方法:用艾灸罐溫熱燻烤15分鐘,搭配乳液由下往上推按,強化脊椎支撐力
- 特別提醒:這個穴位深層對應胸椎,按摩時要輕柔緩慢避免受傷
▍陽陵泉穴:筋絡潤滑劑
- 精準定位: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,膝蓋外側下方約四指寬位置
- 加強手法:用刮痧板由下往上45度角輕刮20次,改善關節僵硬超有感
- 搭配技巧:按摩後喝溫蜂蜜水,幫助疏通經絡效果加倍
🍲龜鹿白蔘烏雞湯|養腎食補DIY
🛒準備材料(3-4人份):
- 烏骨雞 1隻(約1200g)
- 龜鹿二仙膠 15g
- 高麗參片 5g
- 枸杞 30g
- 黃耆 10g
- 老薑 3片
👩🍳超詳細步驟:
- 前置處理:烏雞切塊後用冷水+米酒浸泡30分鐘去腥,撈起瀝乾備用
- 汆燙秘訣:冷水下鍋加薑片,大火煮滾立刻關火,保留雞肉鮮味
- 燉煮重點:
- 將食材放入陶鍋,加水淹過食材兩指高
- 大火煮滾轉文火,撇去浮沫後加蓋燜煮1.5小時
- 最後15分鐘加入龜鹿膠,用湯勺持續攪拌至完全融化
- 食用時機:每週喝2次,早上空腹或晚上睡前3小時喝效果最佳
🌟食材功效解析:
- 龜鹿二仙膠:含豐富膠質與礦物質,比單吃鈣片更好吸收
- 高麗參:補氣增強代謝,幫助營養輸送到骨骼
- 黃耆枸杞:黃金組合提升肝腎機能,改善手腳冰冷
📌日常保骨小叮嚀
- 每天曬早上9點前太陽15分鐘,促進維生素D合成
- 運動選擇負重訓練如快走、爬樓梯,刺激骨骼生長
- 少吃高鹽、咖啡因食物,避免加速鈣質流失
- 穿軟底鞋減少關節衝擊,搭配護膝更安心
現在就跟著中醫師的秘訣開始調理,35歲後照樣擁有少女般靈活的筋骨!記得把這篇存起來,轉給身邊需要的好姊妹們~